一代文豪陈傅良在塘下乃至温州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给后代留下了诸多难能可贵的品质。他的第28代子孙陈志坚说:“陈公傅良终其一生,爱国忧民、刚正忠直、好学事功、清白安贫,这些品质作为族风族训,一脉相承。”
近年来,陈志坚潜心研究先祖留下的文献与著作。在他的家庭教育里,好学的家风占有浓郁的一笔。
陈志坚
陈氏子孙诵读族训
长辈注重子女的教育培养
在陈志坚的记忆里,他四五岁时祖父陈玉坡去世了,因此对祖父的印象非常模糊,但常常听邻里说祖父是一位好学多才、学识渊博的人。直到1994年修缮祖坟,他机缘巧合接触到祖辈留下的家谱,上面记载了祖父的生平以及家事。
族谱有文载:“王父病闻余买舟而归,见而跪之,王乃丁宁於余曰读书读书,言罢遂瞑目而卒。”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陈志坚的曾祖父陈岩果去世之前,留下遗愿让儿子陈玉坡好好读书。曾祖父注重子孙教育可见一斑。
陈玉坡没有辜负父亲的教诲,学有所成,毕业于温州师范学校。清末民国初期,他在塘下镇陈宅村创办新式学堂——日新学校,传播新式教育。这所学校可能是塘下历史上第一所新式学校。
陈志坚父亲年轻时恰逢时代动荡,没有正式接受良好的教育,而是早早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但陈志坚出生后,陈父谆谆教诲儿子一定要好好读书。
“家里五兄妹,我排行老大。父亲文化程度不高,但非常注重子女的教育,支持我们的学业,总会想方设法让我们读书。”陈志坚告诉记者。
在陈志坚学龄前,父亲总会收集一些废旧的纸板,剪成有规则的小卡片,画一些老虎、猫等图片,教儿子识读。
《陈傅良先生文集》中载有“余忆为儿时,入乡校,有以尔雅问题者,余用‘能辨鼠豹,不识蟛蜞’为对。”陈志坚介绍,父亲用卡片教他识动物的行为,和陈傅良父亲教“尔雅”的故事如出一辙。
“女儿同我一样,书越读越好”
陈志坚的求学之路走得比较顺畅:他从浙江省物资学校(现为浙江省职业技术学院)毕业,1983年被分配到塘下物资供应站,参加工作后依然注重学业,通过自学自修,先后取得大专、本科文凭。
好学的习惯在陈家继续传承。对于女儿陈飘飘,陈志坚极其注重学业培养。
“女儿小时候学钢琴,我全力支持,风雨无阻地接送,现在她的钢琴考到了八级。她读小学、初中时,成绩并没有特别突出,但我更注重纵向比较而非横向比较,给她定的目标是有进步或者曲线向上就好。后来她的成绩越来越好。”陈志坚说。
女儿中考时,陈志坚做了一个重要决定:结合她的成绩,让女儿考取了上海一级重点高中——松江二中。他咬牙拿出5万元学籍费(现取消),鼎力支持她的学业。高中时,陈飘飘的学习成绩扶摇直上,从全段397名一路飙升到第7名,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被上海财经大学提前录取。
“当时她的高考分数比复旦大学录取线还多出几十分。”陈志坚骄傲地说。
陈飘飘的大学成绩一度跃居全班第一,2011年还获得了国家奖学金。
学习之路不会中断
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陈志坚一再谦虚地说,在家风传承方面做得还不够,仍需要保持一颗学习的心。
特别是2012年在工作上退居二线,他得空开始研究陈傅良文化。学习了大量文史资料,他感叹“老祖宗有太多的文化需要我们弘扬、继承。”这更坚定了他一心向学的信念。
近年来,他奔波于各个图书馆,坚持每天学习研究,致力于挖掘陈傅良思想精髓,将陈傅良文化传承下去。
同时,他也不断自我提升:2009年参加复旦大学工商管理总裁班,2011年参加浙江大学金融班学习,2012年到清华大学学习房地产知识,2015年赴北京大学学习管理哲学与pg电子麻将胡了单机版的文化,目前又在北京大学学习历史。
他说,学习之路不会中断,将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将学习进行到底。
“学族训、端品行;奖优异、促拔萃;清明祭、倡新风。”2013年,陈氏祠堂落成之后,每年清明节陈氏宗亲会都会组织儿童诵读陈氏大宗新家训。陈志坚积极参与,组织活动,第一年还参与领读。
“对于小家庭而言,这是家风家训的传承;放大来说,这是族风族训的传承。陈傅良思想有太多东西值得我们传承、学习。”陈志坚说,这一传统将会一直延续下去。
[人物简介]
陈志坚,生于1965年,塘下陈宅村人,陈傅良第28代子孙。市国投集团干部,市下派驻塘下镇塘西村第一书记,兼温州市叶适与永嘉学派研究会副会长、瑞安塘川陈氏宗亲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