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木框里,整齐摆放着一排排密密麻麻的字模,木活字匠人熟练地在棠梨木上刻字,一块块木头,在他手上有了新的生命……走进瑞安市平阳坑镇东源村,墨香飘散在青山绿水间,随处可见木活字的踪迹。在这里,仍有一批用木活字印刷术制作族谱的谱师。
今年是中国活字印刷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履约实践十周年,前段时间,这里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开放一批文化体验场所,同时上线一批木活字文创产品,打响木活字的文旅招牌。
东源村在奔小康的道路上,依靠这项古老的印刷术,玩转“木活字”,让这张非遗金名片有了更多搭配。
多管齐下,做“木活字 ”文章
11月26日上午,12辆大巴稳稳停在东源村村口,500多位杭州游客慕名来此参观。
王莉是杭州老年大学的老师,这次陪70岁的母亲参团。“以前只在课本里了解这项流传千年的伟大发明,现在到现场亲眼看着古老的印刷技艺在匠人手中被赋予新生命,我仿佛触摸到了历史,感受到代代相传的古老生命力,颇为震撼。”她说。
东源木活字印刷术是已知的我国唯一保留下来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艺,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堪称世界印刷术的活化石。该村用活字印刷术印制族谱起始于清乾隆年间,迄今已有260多年历史,一直有村民操此业,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又作为“中国活字印刷术”现存的唯一载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这项古老的技艺成为东源村奔小康的重要载体,在保护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让木活字真正“活”起来,也让村民的生活“火”起来。
半年前,东源村的旅游管理引入社会资本,与旅游公司合作,最近还获评瑞安研学基地。今年国庆假期8天时间,木活字印刷展示馆接待了5000余人,门票收入4万余元,客流量和营业额是前两年的总和,实现“华丽转身”。
“迎进来”的同时,东源村的木活字也不断尝试“走出去”。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之际,4000多名温州大学的新生收到了一份卷轴式的录取通知书,文字部分就是由木活字印刷完成。
近年来,通过不断拓展,像这样的订单源源不断,木活字印刷术的文化影响力正在逐渐扩大,给村民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在不断提升。
新老融合,增收多渠道
依靠古老的木活字印刷术,过去几百年来,修族谱是东源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但在机器印刷的冲击下逐渐没落。近年来,随着东源村木活字印刷术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人们又慢慢认识到了手工印刷的魅力,族谱市场焕发新生。
“现在谱师都很忙,几乎很难在村里碰到他们。”瑞安市活字印刷协会会长王法仔说,村里现存的谱师有五六十人,常年奔走在温州和福建各地修谱。近几年,开班培训新谱师也成了传承非遗的重要手段。
东源村木活字印刷术青年一代从业人员王法万创办了一家木活字文创有限公司,致力于推广木活字印刷术在内的传统文化,目前在全国各地开设了17家木活字体验馆,开发出木活字衍生品五六十件,2019年营业额近200万元。
除了传统的修族谱,还有村民制作起了电子族谱。2017年,张小岳成立了一家族谱编印工作室,把传统的纸质族谱搬到网络上,可以在电脑手机上随时随地查看。“现在pg电子麻将胡了单机版的业务范围已经走出了温州,扩大到台州、福建等地,我相信这是有前景的行业。”张小岳说。
返乡青年叶森森原来在杭州做生意,受到乡村民宿启发,花了一年多时间,将自家老宅重新装修,在保留原有建筑结构的同时,改造成了民宿。偌大的院子可以嬉戏,视野开阔的露台可以烧烤,老屋的时光简朴而又宁静。目前各项手续正在办理中,不久的将来,游客就能见到庐山真面目了。
该镇党委书记林长春说:“我们要借助世界非遗金名片,全力做好‘木活字 ’文章,大力发展‘非遗经济’,探索数字文创,让非遗‘破圈’,让文化‘增值’,推进经济在转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力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据悉,平阳坑镇利用“东源村木活字”这一金名片,推出了“木活字 旅游、 文创、 数字ip”的规划,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完善运营模式,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市场渠道,目前正在全力建设非遗主题小镇,非遗体验中心、省内首家非遗主题民宿群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
路通了,村“火”了
东源村的木活字印刷展示馆名声在外,慕名来参观的游客不断,有邻近县(市)的,也有远道而来的。从瑞安市区出发上高速公路,二十多分钟后就可直达平阳坑,跟着路边的指示牌再开一公里就到目的地了。
而在2018年前,从市区到平阳坑镇开车走国道得花上一个多小时,哪怕已到镇政府所在的平阳坑村,还要不断问路,绕路步行一公里才能抵达东源村,费时费力。村民外出也只能踩着杂草丛生的石子路出行,雨天这条路更是泥泞不堪。73岁的潘云感在村里生活了大半辈子,对这条石子路再熟悉不过了,几乎每天都从这里进出,雨天路滑,他没少在这条路上摔过跤。二十多年前,他目送着儿孙从这条石子路离开家乡。
随着“木活字”闻名于世,畅通的交通显得更加重要起来。2018年,断头路打通,一条崭新的农村公路从平阳坑村直达东源村,路面宽阔,两辆车交会也很顺畅。今年春节,潘云感看着孩子们开着车沿着这条路朝家的方向驶来,真切感受到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
去年,木活字印刷展示馆门前的道路改建,宽度由原来的3米拓宽至5米,笔直平坦的沥青路向前延伸,道路标线清晰,路两旁是整齐的行道树,旅游大巴一路驶来,可以稳稳地停在展示馆门口。
“路通了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村活了!”该镇副镇长韩光伟说,公路通到家门口,村民出行更便捷,既带火了乡村旅游,也解决了农产品运输和销售“最后一公里”难题,盘活了当地的农产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