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经浙江省民政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四部门联合发文认定,陶山镇成为浙江省第二批“千年古镇”,为温州市首个获此认定的乡镇。
陶山镇位于瑞安市中部、飞云江下游北岸,为全国重点镇和道教文化胜地,面积151.6平方千米,人口13.5万,辖新街、新南、新北3个居民委员会,陶峰、河南、花园底等122个村民委员会。现有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卦桥,有陶山、福泉山等名胜。陶山也是浙南著名果蔗之乡,有陶山甘蔗、董夏橄榄、荆谷白银豆、金潮港瓯柑、温郁金等特产。
据悉,“陶山”之名始于南朝,传因南朝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陶弘景曾隐居于此炼丹而得名。《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四:“陶弘景尝居此,因名。”南北朝或隋唐初期道士所撰的道教文献《桓真人升仙记》记载:陶公“好种竹栽药,炼丹于永嘉大弱岩、木榴屿、陶山之巅”。明弘治《温州府志》记载:“陶山,去城西三十五里,周回二里,前江后湖,梁陶弘景隐居之地。有升仙坛、炼丹石、石鼓、种玉畦、洗药池。”
唐代道士司马承祯曾将利于修道之地分为十大洞天和七十二福地,在其所著的《天地宫府图》中,陶山被列为“七十二福地”之一。唐天宝二年(743年),僧道晤禅师于陶山创建佛教寺院,陶山也从此成为佛教名山。
陶山地处古道要津,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元、明时期,成为防寇及抗倭要地,并于此建屿山寨。清代以后,陶山商业日渐繁华,发展成为当地的重要集镇,并于每年元旦举办当地称为“会市”农副产品集市。1931年置陶山镇,1935年改陶山乡,1949年析为陶峰、丰和、白云3个乡,1956年复合置为陶峰镇,1961年改为陶山人民公社,1984年再改陶峰乡,1985年复为陶山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