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传统村落斗门区排山村初步形成民宿集群效应;省级传统村落荔山村“崇文尚武”的内涵不断发扬光大;省级传统村落接霞庄内业态丰富、文旅融合;斗门区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正以其悠久的历史、华丽的转身,演绎乡村振兴的新面貌,展示“百千万工程”的新内涵,由此成为打造“村落文化景点”的美好注脚,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感受传统村落人文魅力。
国家级传统村落排山村全貌
排山村
民宿集群效应初显
排山村是斗门镇八甲村的自然村,有240多年历史,完整地反映了清末民初这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岭南古村落特色以及广府民俗风情,是岭南地区不可多得的古村落;该村也是典型的侨乡。2015年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
村前的“子孙塘”像一个聚宝盆,聚水聚财,成为村里最有特色的景观之一。龙井公园里几棵树龄达200余年的榕树,枝叶繁茂,舒适宜人,是休憩闲聊的好去处。
排山村内古香古色的景物比比皆是,历史人物同样闻名遐迩。如,清嘉庆年间任广海寨外委千总、署巡城把总的谭钧,抗战时期远赴缅甸作战的飞行员谭达光,四代从医、擅长诊治麻疹水痘病症的谭业建祖孙等。新中国成立后,有多位谭氏族人考入著名高校并在社会上担当重任。
2020年8月,斗门镇八甲村排山环境提升改造项目启动,项目由珠海市慈善总会牵线,由佳兆业集团捐赠3780万元建设,是慈善项目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次有益尝试和创新。改造项目包括四大工程:街巷环境风貌整治工程;街巷地面铺装改造工程;环境及公园景观工程及新建民居排污水工程。
排山村新建的北边公园
岭南气韵,里巷风淳。眼下,走进村内,经纬巷陌与阶梯地势,带来独特的空间序列感。而升级改造后修旧如旧的人居环境,凸显原生态风情韵味。
排山村17巷3号是一家民宿——里苑·排山古村精品人文民宿。民宿“管家”华丽英正在忙碌着。
排山村里的里苑民宿
“一般来说,6月份是淡季,7月份放暑假了,亲子类游客就开始多起来,接下来的国庆节、元旦、春节……这些都是旺季。”华丽英介绍,随着“澳车北上”和“港车北上”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港澳人士来此游玩、住宿,“今年春节期间,8成以上的客人是香港居民。”华丽英表示,也有一部分退休人员喜欢来此小住,大家相约而来,包下整栋民宿(6—8间房)。“许多客人来自周边城市,以及东北、北京等地。”
华丽英是韶关人,学的专业是旅游类。去年8月份她辞掉之前的工作来此上班。“说心里话,我很喜欢这份工作,从家里过来不到5分钟,既可以顾家又可以轻松上班。”
华丽英介绍,这里的民宿聘请了两位阿姨,一位是提供早餐的阿姨,另一位是保洁阿姨,都是排山村的,工作时间比较弹性,忙完民宿的事情就可以回家。
经过几年发展,排山村现有各类民宿逾30间。其中包括,排山古村旅游有限公司18间、里苑民宿6间、“鱼进”民宿2间、“时光”民宿2间等,可以说民宿集群效应初步显现。此外,排山村的民宿项目正延展至当地农产品售卖、商务会议、休闲度假等,通过租金收入、本地就业、手信买卖等,增加村民收益。
排山村民宿
据介绍,排山村民宿周边三公里范围内有御温泉、斗门旧街、金台寺、接霞庄、菉猗堂等众多历史人文景点,以及斗门地方传统老字号美食,且靠近粤西沿海高速金台出入口,交通便利。
山环水绕的古村落,不可多得的岭南格局,乡村振兴中的村居环境变化,民宿产业的兴起……就像排山村的蝶变一样,斗门区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崇文尚武”
荔山探索善治路径
在乾务镇荔山村黄氏大宗祠建筑群后的牛屎塘后山,郁郁葱葱的荔枝树间,有一棵树形优美、树冠硕大的黄桐。据测量,这棵黄桐树高13.5米,胸围3.9米,4个成年人张开双臂才得以合抱。
目前,斗门区仅存2棵一级古树,荔山村的这棵黄桐就是其中之一,距今已有500多年树龄。
年近八旬的黄进裕是土生土长的荔山村人,此前就住在牛屎塘后山山脚下,在家门口就可以望见这棵黄桐,“上世纪五十年代,黄桐树遭遇了强台风,一侧枝干被吹断,危在旦夕。村里人十分心疼,树在及时治疗后居然存活下来了,我们就觉得这棵树是有灵性的。” 黄进裕回忆道,曾经有人想高价收购这棵黄桐,但乡亲们怎么也舍不得卖掉。
树龄500多年的黄桐
“保护古树,其实也是在守护着我们共同的乡愁记忆。”珠海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乾务镇文化站站长周永燊介绍,荔山村位于乾务镇西部,南部靠近珠峰大道,西部紧邻富山工业园。“该村自明朝洪武年间立村,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不但有古树等自然景观,更是一个有着‘崇文尚武’底蕴的省级传统村落。”
锣鼓铿锵、扬琴悠长、高胡婉转……25日晚8时,荔山村龙雅堂粤剧团准点开唱。
翻看资料可知,龙雅堂粤剧团始建于1895年,至今已有129年历史。晚上8时开唱11时结束,多年来几乎没有间断过,荔山村的粤曲就这样代代传承下来。
周永燊介绍,每逢喜庆节日尤其是春节,荔山村都会有锣鼓柜巡游节目表演。锣鼓柜又称“八音柜 ”,作为一种传统民间音乐,锣鼓柜在斗门地区有着300多年的历史,是珠海市级非遗项目,也是不可多得的本土民俗文化。
在荔山村158座广府民居中,占地面积669平方米的黄氏大宗祠、占地面积1255平方米的黄氏名贤祠、占地面积348平方米的月轩黄公祠,格外引人关注,构成珠海最古老的宗祠群落。三座宗祠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宗祠上方的门匾属代表性匾额。值得一提的是,三座宗祠前均置合口石狮一对,其中更有一对少见的直头狮子。目前全市仅发现三对直头狮子,其他两对分别立于唐家共乐园和香洲区拱北徐润家祠。
荔山村石狮
直头狮子诉说着荔山宗祠的显赫,而宗祠总是与历史人物有关。数百年来,荔山村名人辈出,曾经培育出珠海地区首位进士黄錀(明代)、武举人黄胤芳,还曾走出中国科举史上首位百岁举人黄增庆、珠海地区第一位巡抚黄槐森等。
荔山人既崇文又尚武,珠海市级非遗项目荔山村佛家拳即为其一。经过一百多年传承,荔山村佛家拳武名远扬,涌现了一批批德艺高强的代表人物,多次获省、市、区等荣誉。省武协负责人曾专门到荔山村参观,一再叮嘱要将佛家拳传承下去。
荔山佛家拳
传承与发展,让荔山村丰厚的文化底蕴得到呈现。在实施乡村振兴中,荔山村推进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房外立面改造、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巷道硬底化、雨污分流、三线整治、绿化升级,开展“四小园”建造、垃圾分类等工作,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荔山村鸟瞰
超市、酒店、公寓、餐饮……1.8万平方米的荔山村商业综合大楼商铺生意红火。近几年,随着富山工业园的建设发展,富山片区产业工人激增。荔山村利用地缘优势,盘活闲置或低效集体用地,为富山工业园区提供配套服务,荔山市场、商业综合大楼等租金逐年增长。“全村物业面积约3万平方米,去年村集体收入增加100多万元。”荔山村党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荔山村的发展实践表明:寻找适合自己的路径,可以使传统村落“活”起来、乡村治理“好”起来。
文旅融合
接霞庄留住浓郁乡愁
临近中午时分,甫一走进斗门镇南门村接霞庄,便闻到弥漫着荷叶清香的“泥煨鸡”味道。
这道美食来自接霞庄石板路的第一个拐角处——御霞苑。
即使裹着厚厚的一层荷叶和锡纸,“泥煨鸡”出炉亮相时刻,仍然发出“滋滋”焦香。“小心烫手,放一会儿才能吃哦!”老板赵泽明笑着对垂涎已久的食客说。
御霞苑泥煨鸡
2014年10月,退伍后回到家乡的赵泽明,以唤起城市人的“乡愁”为切入点,买了1000多块青砖,从一砖一瓦开始,搭建了极具岭南风格的餐厅御霞苑,把“泥煨鸡”作为招牌项目,生意越来越红火。
像赵泽明的生意芝麻开花节节高一样,接霞庄乘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重焕生机。
省级传统村落接霞庄非遗巡游
接霞庄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南门村赵维茂随兄在粤西经营中药材致富后,买下南门村新围垦的80亩土地定居。因村庄正门面对霞山及霞山祖庙而得“接霞”之名,成就这样一个既有中国传统特色又融入西洋风格的村落。至清末民初,接霞庄赵氏家族开始衰落,现存青砖大屋十余栋、“赵氏家塾”遗址、古民居,以及一条引人注目的石板街(长191米,宽1.7米)。接霞庄四周的护庄河38米宽、350米长、深2.5米,堪称华南地区最大的私家庭院护庄河。
接霞庄村貌
活化传承镌刻着“南宋皇族”基因的历史文脉,是接霞庄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和路径,也是斗门镇文旅融合发展的“亮点工程”之一。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斗门镇坚持“文化活动旅游化、旅游活动特色化、特色活动常态化”,引导推动资源禀赋优越的村居结合历史人文底蕴、民俗习惯及特色美食等,差异化发展乡村旅游业态。据了解,接霞庄目前在营业的店铺有19家,其中包括农家菜餐厅5家,咖啡饮品类5家,特产杂货类9家。
时序六月,护庄河内荷花正艳,微雨过后,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霞庄村貌
如何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实施“百千万工程”中更上一层楼,成为接霞庄发展的关键所在。
今年斗门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做好古村落历史建筑、古民居的加固修缮工作,延续好乡村历史文脉、留住浓郁乡愁。
留住乡愁,需要谋划和实干。
眼下,斗门镇以头号工程的势头和力度,积极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机制,蹄疾步稳推动“百千万工程”展现新气象、迈上新高度。按照规划部署,斗门镇正稳步推进接霞庄·和园重点文旅项目。作为珠海市重点建设项目、斗门区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重点工程,接霞庄·和园建筑群将沿着一条主街及两条次街伸展,形成一横两纵的规划肌理。其中,商业街包括文创书店、咖啡吧、茶坊、红酒馆、高端餐饮等商业休闲业态,通过回字形主街及纵向巷道,打造丰富多样的街区体验。接霞庄·和园项目建成后,将与周边景点串珠成链,为当地旅游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持续擦亮斗门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南门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金字招牌,打造高端旅游集散地,提升区域文旅融合高度,为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文旅借鉴路径。
斗门古宅改造的店铺
激活村落,探索善治。接下来,斗门区将进一步统筹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传承的关系,通过寻找差异化发展路径,激发传统村落新活力,更好地书写传统村落的新颜内涵,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奠定基础。(来源:文明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