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在息烽县养龙司镇堡子村,“村寨美容队”队长陈洪芳非常忙碌。入户检查垃圾分类、带领队员清理垃圾、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垃圾治理,要靠大家的合力。”在陈洪芳及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堡子村,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已成为越来越多村民的自觉行动,乡村环境越来越美。
堡子村垃圾积分兑换礼品。成婵 杨学义 摄
充分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贵阳贵安结合实际推进的“五治”(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工程,正在息烽县乡村统筹推进。像息烽县堡子村一样,以抓实农村“五治”培育良好乡风、民风,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村寨还有很多。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息烽县以打造“四在农家·和美乡村”为载体,扎实推进农村“五治”,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乡村治理水平,让乡村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
底寨至马路岩 (综合铺) 。息烽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五治”抓上来 村庄美起来
6月20日一早,冒着小雨,息烽县温泉镇兴隆村村民李俊才走进村里的积分超市。
玩具、衣物、生活物资、家用电器、化肥……李俊才满意而归,围着超市货架挑选一番,兑换了一些生活物资,“以前比收入、比吃穿,现在比的是屋前屋后的卫生、垃圾分类、家庭和睦,家家户户都铆足劲攒积分。”
李俊才所说的积分,是兴隆村以农村“五治”工作为载体,探索建立的一种激励机制。
息烽县兴隆村积分超市。
“我们会对主动参加村级清扫、自家庭院干净整洁、遵守乡风文明管理等内容进行赋分,推动环境整治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兴隆村党支部书记王正刚介绍,该村建设“积分超市”,先后投入8600余元物资供村民积分兑换,并联合帮扶单位通过社会捐赠丰富兑换物资,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小积分撬动大热情。积分超市改建后,兴隆村农村“五治”工作跑出了加速度,村民主动参与基层治理,环境越来越好,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目前我们正建设线上积分管理平台,随后逐步推广至全县160个行政村,推进农村‘五治’积分机制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息烽县委常委、副县长罗绪祥表示。
息烽县农村“五治”工作明白卡。
农村“五治”,“治”出息烽县和美乡村新气象。
精准“治房”——坚持“清、建、管、用”一体推进,全面摸清农房底数和现状。截至目前,全县宜居农房已开工873户,完工160户;旅居农房已启动179栋,完成140栋;动态新增纳入危房改造计划99户,已开工58户,完工23户。
张腾飞 摄
精准“治水”——坚持“三水同治”一体实施,16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已全面启动治水示范户建设工程;石硐镇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已开工建设,目前累计完成各类管道安装13千米,更换水表250余套,修建水表井85个。
精准“治垃圾”——坚持“五个环节”一体发力,突出“干湿分类”,完成收集收运点35个、勾臂式垃圾斗155个、农村垃圾分类收集亭75个选址,10个收集亭已完成建设。
精准“治厕”——坚持“三个同治”一体治理,新(改)建卫生厕所已经开工266户,完工116户;问题厕所整改开工173户,搭建起农村卫生厕所管护运维体系。
精准“治风”——坚持“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一体推进,今年以来下发转办令28期,累计互通线索1785条,劝止违规办理酒席26起。
张腾飞 摄
环境美起来 产业跟上来
随着气温渐渐升高,夏季避暑游也逐渐升温。连日来,息烽县青山苗族乡青山村塘坎组的英子小院迎来不少客人。
打扫民宿,定制菜单,采购菜品……“已经有不少客人定好来这里避暑,我得抓紧做好准备工作。”英子小院负责人梅长英说。
英子小院目前一共有15个房间,可同时容纳30余名游客入住。梅长英时常通过自媒体平台分享自己的小院生活点滴,开业以来生意十分红火。
游客张明东是英子小院的老顾客,周末时常带朋友前来小住。熟悉的农家小院、沉浸式体验农事劳作,勾起他记忆中的满满乡愁。“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很适合周末假日来,体验、享受静谧的乡村生活。”张明东说。
息烽幸福村娘子庄园。息烽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既要有“面子”,更要有“里子”,息烽县农村“五治”工作开展以来,持续深入进行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改造宜居农房,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气候优势,充分挖掘乡村生态涵养、休闲体验等功能,开发温泉康养、红色研学、户外拓展、亲子旅游、乡村避暑等多种旅游模式,推动乡村旅居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让“土房子”变为“金屋子”,持续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环境美起来,产业跟上来。息烽县把和美乡村建设作为培育美丽产业的“基底”,在方寸之地上做出乡村产业新文章。
息烽流长宋家寨村。息烽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流长镇龙泉村,社会资本的涌入,带动曾经的老旧农房摇身变为“又见·乌江”精品民宿,春赏花、夏避暑的乡村旅游,让农民群众从发展中享受到实惠;
在小寨坝镇红壤碧珠田园综合体,3000余亩的红岩葡萄,既推动了产业发展,又带动了乡村旅游。2023年,息烽县红岩葡萄文化节共计接待游客近5万人次,带动周边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余元,沿线村民收入增收90余万元。
在西山镇小堡村生态鱼养殖基地,当地建设的“息烽县猴儿山生态渔业休闲观光体验项目”,以鱼类展示博物馆、农耕体验休闲观光区,让群众除了渔业收益外,还享受到好生态带来的福利……
西山镇小堡村生态鱼养殖基地鱼池。息烽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如今,息烽县“乡村综合体”不断涌现。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两改两治理’,结合农村‘五治’,加快推动‘五治’集成暨乡村旅居示范带建设工作,打造更多特色乡村旅居产品,进一步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息烽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明伟表示。
管理市场化 运维活起来
在小寨坝镇王家坪村,村民谭文勇正在院子里清洗刚采收的白菜,污水顺着水槽流入污水管道。
“以前家家户户污水乱排,现在,每家都有小型污水处理池,村里干净多了。”谭文勇说。
农村“五治”工作开展以来,息烽县因地制宜优化污水处理方式,针对分散居住的农户,采取前端收、中端引、末端用的“就地消纳”模式;针对农户居住较为密集、不宜进行分散式治理的村庄,则通过管网将农户污水进行集中收集治理。
张腾飞 摄
距离王家坪村30余公里的石硐镇大洪村,村民陈荣久对家里的污水处理方式也很满意。与谭文勇家不同,他家修建的化粪池,由“乡村保姆”进行后期维护管理。
清掏工人陈启义就是长期在大洪村服务的“乡村保姆”之一。他受聘于息烽润民建设公司,专职负责石硐镇村民的“点单服务”——包括农村“五治”涉及的化粪池维修管护、旧房拆建以及群众生活中遇到的下水道清污、水电路网维修等问题。
“还好有他们,不仅能帮忙解决化粪池清掏,还能维修电路管网,价格也优惠。”陈荣久说。
息烽石硐镇大洪村。息烽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把市场行为引入农村“五治”,是息烽县的一次有益尝试。
为做好农村“五治”后半篇文章,息烽县先行先试,创新引入市场行为,为群众提供“保姆式”后续服务,让群众享受到更大的实惠和便利。三分建,七分管。息烽县印发《农村“五治”长效管理办法》,不断完善农村“五治”长效管护机制,持续深化“四有五民”“五治促五星”“逢8大扫除”、治垃圾“1415”工作法等乡村治理模式。同时,息烽县在各乡镇均建立了农村“五治”管理服务站,形成“县有管理部门、乡有管护平台、村有协管人员、组有运维人员”的农村管护运维体系,有效保障农村“五治”长效推进。(来源:文明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