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食住行,行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如何让群众出行更快捷、更方便?盘点刚刚过去的2019年,我市公交优化项目可圈可点:改造16条客运班线,开通20条以上农村公交线路和公交化运营线路,新投入公交化运营班车100辆以上,实现村村通公交。
过去,公交是村民的主要出行方式,曾几何时往返城乡的公交车不在少数。但后来随着私家车骤增等因素,农村公交成了亏损买卖,无奈之下,纷纷停开。乘客人少了,但不等于就没有了这个市场需求。孩子日常上学,老人进城看病,往往因路远没车而犯愁。我市公交优化项目,无疑是得民心之举,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实际行动。从目前情况看,还不能把农村公交项目视为经营项目,更应当成公益项目进行布局。既是公益,非但不能光想着赚钱,还要舍得加大投入。改革开放,我们的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开通农村公交虽然会亏点本,但能暖民心,这账算起来,是赚了的。再则,我们经常说,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村村通公交,就是送给农民朋友的发展“果实”。
出门就能坐上车,这是村民曾非常羡慕城里人的。这亦是城乡差别之一。这些年,党和国家提出的城乡一体化战略,正在不停缩减城乡差距。城里人能享受到的生活,许多在农村也已经化为现实。而农村公交的推广,更是一种地理和空间上的对接。城市和乡村,公交一线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城和乡,共同一个家。
在私家车高度普及的当下,有人视坐公交车为落后的出行方式,其实这种观念才是真正落后的,甚至说是错误的。私家车的高度普及,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见证,但对人们的生存环境也造成了很大压力。堵车和停车难几乎成了每个城市难以治愈的顽疾。道路的扩增,根本满足不了小车数量的疯涨。同时,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小觑。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十分注重公共交通发展,对环境和资源起到了很好保护。我市实施公交优化项目,这个优化也等于优先,即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公交线路广了,上下站点多了,为人们选择低碳出行提供了保障。
乡村振兴,一是经济要上去,二是村庄要美丽。这其中,城乡群众的“互动”是关键。农村公交是“互动”的平台。有了这个平台,村民家绿色瓜果疏菜就可及时“走”上城里人家的餐桌;有了这个平台,农村的绿水青山就会成为城里人流连忘返的地方。这种“互动”一方面丰富了城里市场,另一方面也活跃了乡村经济。从长远看,农村公交这个平台大有作为,而且还不一定是亏本的买卖呢。(薛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