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政务公开是行政机关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全过程公开,加强政策解读、回应关切、平台建设、数据开放,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增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制度安排。是有效防止政府部门同民众产生隔阂、矛盾、不满乃至一些群体和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是维护社会稳定、团结、和谐的有力保证。
回顾历史,我们在工作中比较习惯于“保密”,凡事讲“性质”、分“内外”、论“对象”,缺乏对民众应有的透明度。这在一定时期是必要的,但是长此以往易形成有悖于新时代施政理念的“暗箱操作”,使真正意义上的监督难于实行,更给各种不正之风提供了温床。公开公正,阳光操作,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革除积弊,改善作风,提高成效的好方法。
政务公开,阳光操作,社会公正,关键是一个“公”字。有了“公”,才能“开”;有了“公开”,才能“公正”。这样才能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摈弃偏见,不怕阳光,求得公正。
政务公开,阳光操作,社会公正,最重要的是公开。不仅要公开办事的结果,还要公开权利运作的过程。有了这样的公开,才谈得上民主,才谈得上监督。而任何公正都离不开这种公开条件下的群众参与和有效监督。
政务公开,阳光操作,社会公正,绝不仅仅是工作方法的简单转变,而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克服弊端,依法行政,取信于民,塑造政府新形象的根本措施。但决不能仍停留在倡导和呼吁上,而是要落地生根,真正成为可触摸、可复制的常态化制度规定。决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这次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部暑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就是解决基层政务公开“落地”问题。也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李克强总理强调:“‘现代政府’,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要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关切”。公开倒逼公正,公开提升公信。若得人心,必须公正;若得公正,必须公开,其中道理,不言自明。
笔者认为,各级领导应该深刻认识政务公开、回应舆情绝非小事,更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的根本。(孙德胜)